第(2/3)页 而他开办的私学,是一个先生教无数学生,也教多种学科。不仅教人识字,还教授其他学问、技能。 君王家是一个学生支付许多老师的费用,而他的私学是许多学生支付他一个老师的费用。可以想象,一个学生能支付多少学费呢? 孔子的想法是!把学费降到最低!让每个学生都能交得起学费,都能上得起学。 学费问题和先生的收入问题,就这么被孔子给解决了。 剩下来的又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多了,你一个先生怎么教? 孔子的想法是:分类教学、分时教学!学长教学弟,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具体起来就是:不是一个科目一天教到晚,从头教到尾,一直到学会了为止!不是!而是!一次教一点,一天之内教授多种科目。上午学这个科目,下午学那个科目。再或者!上午教两个科目,下午教两个科目。或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这就是分类教学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长带学弟!你是学长,你不是学会了老师教的知识了?好!你可以帮助先生来教你的学弟!另外!就是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你没有学懂,但你可以在平时的时候向其他同学学习。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样!就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一个老师就可以教无数学生了。 关于学费问题,具体收多少? 一个学生养活先生一个月圆,一年十二个月圆,只要收十二个学生,老师的生活就不成问题了。要是收二十四个学生,老师就可以养活一个家人了。要是收三十六个学生,老师的收入就可以养活两个家人了。 如此类推! 事实上!任何学生养活老师一个月,是不成问题的吧?养活半年,也不是问题。 古代上学年龄普遍晚,一般都是十岁左右差不多懂事了才上学的。不象现代,三四岁就上幼儿园,七岁正式上一年级。那时的孩子,一般都能帮爹娘做事了。比如说照顾弟妹,洗衣做饭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