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是显而易见的,”摩尔一边将自己的行李箱从马车上搬下来交给从领事馆里出来的印度仆役,一边解释道,“现在每年有十一二万人去美国,还有更多的人下南洋这些人当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会在异国他乡赚到比在中国多一百倍的财富,他们都是中国丝绸、中国瓷器、中国茶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中国制造的商品的消费者。所以你们不能只考虑白人的消费,还要考虑中国移民的消费。” “有道理,分析得很有道理!”一个四十来岁,穿着身考究的燕尾服的中年人从领事馆里走了出来,摩尔发现他的燕尾服上绣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徽章。 “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中年人自我介绍道,“来自不列颠。” 摩尔指了指自己:“摩尔,《水星报》编辑。” 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一愣:“《水星报》?那可是.” “工人报纸!”摩尔笑道,“但我是阿尔伯特亲王的朋友。” “哦”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一脸恍然。 在领事馆走廊内,白斯文突然在江南全境地图前驻足:“苏湖熟,天下足现在倒要用暹罗米来填肚子了吧?” 温彻斯特领事瞄了白斯文一眼,他在白厅街的外交部工作时就认识白斯文,也知道他和阿尔伯特亲王关系很好。当下就点点头道:“根据领事馆所掌握的信息,上海进口的暹罗米、越南米一年比一年多” 摩尔吐出一口烟雾:“我好像听说越南北部被大清的残余势力占领了!” 温彻斯特哼了一声:“那些大清余孽今年向上海出口了50万吨大米而他们统治下的越南北圻却发生了饥荒!” “大清余孽为什么要向上海出口大米?”弗里德里希感到有些奇怪。 “为了换取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天历三年式线膛枪和火帽子弹还有6斤滑膛炮!”温彻斯特冷笑道,“太平天国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啊!” 白斯文却淡淡地道:“这说明他们很缺粮食,非常非常缺” 上海英国领事馆,宴会厅。 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切开淋了白兰地的鹅肝,银叉尖蘸着酱汁在餐盘上勾勒曲线:“太平银元兑英镑汇率去年基本保持稳定,而且他们的黄金储备还出现了一定的增长” “那是因为西海岸淘金量上升了,”摩尔突然插话,“好像是前年加利福尼亚出现了黄金图!罗吴王可能是想用这种办法托举住银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