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晚生姓顾-《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2/3)页
他这番从头娓娓道来,倒像实了一个迂腐书生,好在是“人精彭”一眼看出这三位客人穿着锦衣气度不凡,自然不是穷酸,俨然出身高门的世族子弟,这原本是他们一类人家难以攀交的贵人,自然不会错过此等天降机缘,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周王罗嗦,甚有耐心的洗耳恭听。
“是有一日去距此大约五、六里外的黄林村游玩,竟逢突降暴雨,多得一家村户收留,因着雨势未停,到底还是在那村户家中借宿了一晚,只收留晚生一行的人家却甚是贫困,竟连米粮都没有多余,人家却甚热情,主妇竟然冒雨去寻里长借了米面,硬是将家中一只养来生蛋的老母鸡杀来款待,再用鸡子去里长家换了一壶酒,为了一餐饭,可谓耗尽家财了。”周王说到这里还长长叹一口气。
彭氏竟然也跟着叹息一声。
“闲聊时晚生问起了那家境况,才知道那家的大叔原本被雇为采矿工,却因矿洞塌陷负伤致残,所以家中丧失了主劳力,偏夫妻两膝下又只有一个女儿,而今全靠母女两个接些浆洗活计维生,就这样竟还要承担杂役,多亏里长照恤他们一家贫苦,才没逼着这一家人出劳役。晚生听闻后大是同情,想以钱财资助,不过那家人虽则艰困志气却是不短,不肯白受恩惠,坚辞拒绝了。”
彭氏忽问:“小郎君说的那家人,男人可是姓武?”
“正是!”这段故事原非杜撰,周王却没想到彭氏竟然知情。
“不瞒小郎君,妾身先头的男人也是受雇于张家,和武家兄弟遭遇同一场事故,可妾身的前夫还没有武家兄弟这么幸运,被生生压死在了塌陷的矿洞里,一个铜板的补偿张家都吝啬得给不提,反而还怪罪是采矿工不听工头指挥造成矿洞塌陷,若闹事,反而会受官府追究。武家也的确艰难,武大兄弟原本还有个长女,因实在难以养活,只好让她早早嫁了人,武家大姐儿倒也孝顺,时常照恤娘家,怎知道……因此为丈夫不容,几回打骂,武家大姐儿一时想不开就寻了短见,武家兄弟又气又悔,这段伤心事怕是不会对外人提起。”
周王忙道:“晚生等听闻此等不平之事,大觉义愤填膺,大骂临安巨贾为富不仁,不想方君却道临安县的巨贾也不是个个都如那张况岜,比如娄氏绸庄行事就颇仗义,方家主母也跟着附和,说起娄四老爷待雇工如此优厚,我等先还不信,方家主母便说起贵寓的幸事来,只称费大叔因为令媛选为娄氏绸庄的雇工,前两日还因此大张宴席以为庆贺,满临安县乃到整个杭州府,无人不知娄四老爷是个大善人。”
“这话倒不假。”彭氏听贵客的口吻,竟是方家娘子并没有提到自家这桩幸事背后的名堂,俨然松了一口气。
“所以晚生便想着,要若费大叔与大婶当真有门路,不妨也带携着武大叔一家几分,武大叔的闺女与令媛年龄相近,若真也有幸一同选为娄氏绸庄的雇工,岂不解了武大叔家的燃眉之急?费大婶放心,但凡是要钱财打点,都包在晚生身上,只不过拜托大叔大婶当引路牵线的人,还有就是务必瞒着武大叔晚生打点钱财一事,否则只怕武大叔又会拒绝。”周王终于说出了此番不情之请,紧跟着又道:“所幸的是今日一见费婶子,竟然与武家还是旧相识,想来婶子心地这样
好,定然不会拒绝援助了。”
“这件事咱们可帮不上忙。”沉默了许久的费厚冷硬硬的拒绝。
彭氏连忙陪笑:“不是妾身不愿施助,只是……妾身也不瞒着小郎君,原本我家丽娘也没有这等的幸运,只是因为……唉,也确然是一件不幸的事,被娄氏绸庄选中的原是我家大闺女,契约也签了,定金也付了,奈何大闺女却因为急腹症夭折,妾身才只好让小丫头顶替了大闺女当这雇工,偏偏这门路还是多靠我家的大小子聪儿,但妾身却是聪儿的继母……所以聪儿心里有误解……为这事,父子两个险些没有闹得反目为仇呢,外子与妾身着实说不上话。”
但紧跟着这番诉苦,彭氏更加殷勤得斜签了身:“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可想,聪儿在临安城里的住处妾身可以告诉小郎君,小郎君只要不提外子与妾身,大可说成是葛公的好友,聪儿虽与葛公自来没有交道,但十里八乡的任谁都知道葛公的威名,且小郎君又的确是助人为善,聪儿这孩子脾气固然急躁,但也是侠义心扬,势必不会拒绝小郎君所求。聪儿又的确与娄氏绸庄的四管事要好,一句话的事儿,根本就不需得再让小郎君破费。”
第(2/3)页